一、简介
某些物质被一定波长的光照射时,会在较短时间内发射出波长比入射光长的光(入射光的一部分能量被该物质吸收,使得发射出来的光较原来的光能量低、波长长),这种光就称为荧光。1852年,Stokes阐明了荧光发射的机制,认为荧光是由于物质吸收了光能而重新发出的波长不同的光,并由一种能发荧光的矿物 ¾¾ 萤石(fluospar)而定名为荧光。
我们通常所说的荧光,是指物质在吸收紫外光后发出的波长较长的紫外荧光或可见荧光,以及吸收波长较短的可见光后发出波长较长的可见荧光。
荧光光谱有两个主要优点:是灵敏度高。由于辐射的波长比激发光波长长,因此测量到的频率与入射光的频率不同。另外,由于光谱是发射光谱,可以在与入射光成直角的方向上检测,这样,荧光不受来自激发光的本底的干扰,灵敏度大大高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二,光谱可以检测一些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检测不到的过程。紫外和可见荧光涉及的是电子能级之间的跃迁,荧光产生包括两个过程:吸收以及随之而来的发射。每个过程发生的时间与跃迁频率的倒数是同一时间量级(大约10-15秒),但两个过程中有一个时间延迟,大约为10-9秒,这段时间内分子处于激发态。激发态的寿命取决于辐射与非辐射之间的竞争。由于荧光有一定的寿命,因此可以检测一些时间过程与其寿命相当的过程。例如,生色团及其环境的变化过程在紫外吸收的10-15秒的过程中基本上是静止不变的,因此无法用紫外吸收光谱检测,但可以用荧光光谱检测。
二、荧光的产生
吸收外来光子后被激发到激发态的分子,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丢失能量,回到基态,这种过程一般称为弛豫。在很多情况下,分子回到基态时,能量通过热量等形式散失到周围。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能量能以光子发射的形式释放出来。
由电子态基态被激发到电子激发态中各振动能级上的分子,一般会以某种形式(统称为内转换)丢失它们的部分能量,从电子激发态的不同振动能级以至从第二电子激发态等更高的电子激发态返回电子激发态的低振动能级。这个过程大约为10-12秒。从电子激发态的低振动能级返回基态的不同振动能级,如果能量以光子形式释放,则放出的光称为荧光。这个过程通常发生在10-6-10-9秒内。
由于荧光的频率低于入射光的频率,因此测量到的频率与入射光的频率不同。同时,荧光是从与入射光成直角的方向上检测,这样荧光不受来自激发光的本底干扰,可以达到很高的灵敏度,一般比吸收光谱高两个数量级左右。此外,由于有一定的寿命,且其寿命比紫外吸收的时间过程(10-15秒)要长,因此一些用紫外观测不到的变化过程(如生色团及其环境的变化),恰好可以用荧光来观测。在紫外吸收的时间过程(10-15秒)中,生色团及其环境基本上是静止不变的。而在很多反应中,溶剂的重新排列和分子的运动过程发生的时间与激发态的寿命是同一量级。
三、磷光
如果某种物质在被某种波长的光照射以后能在较长的时间内发出比荧光波长更长的波长的光,则称这种光为磷光。
磷光产生的机制与荧光是不同的,虽然它们都属于发射光谱,但磷光不是处于电子激发态的低振动能级的分子直接释放出光子回到基态的结果,而是从某种能量低于电子激发态的低振动能级的另一种亚稳能级¾三重态向基态的各振动能级以辐射方式产生跃迁时发出的光。
所谓三重态或三线态,是指分子中电子自旋量子数S=1,即原来两个配对的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之一自旋方向改变,以至电子自旋之和不为0的情况。处于电子激发态低振动能级的分子,有可能通过跃迁(系间交连,intersystem crossing)消耗部分能量,其中一个电子的自旋方向倒转,从而处于三线态。从三线态的低振动能级向基态的各振动能级跃迁并释放出光子,则其发光为磷光。由于三线态的电子自旋和不为零,这种跃迁是一种被禁跃迁,即跃迁几率很小。这样,在三线态停留的时间即寿命就比较长(从10-3秒到数秒),强度很弱。由于三线态能量低于电子激发态低振动能级,因此磷光的波长比荧光长。
四、激发谱和发射谱
荧光光谱包括激发谱和发射谱两种。激发谱是荧光物质在不同波长的激发光作用下测得的某一波长处的荧光强度的变化情况,也就是不同波长的激发光的相对效率;发射谱则是某一固定波长的激发光作用下强度在不同波长处的分布情况,也就是荧光中不同波长的光成分的相对强度。
激发谱既然是表示某种荧光物质在不同波长的激发光作用下所测得的同一波长下强度的变化,而荧光的产生又与吸收有关,因此激发谱和吸收谱极为相似,呈正相关。
由于激发态和基态有相似的振动能级分布,而且从基态的低振动能级跃迁到电子激发态各振动能级的几率与由电子激发态的低振动能级跃迁到基态各振动能级的几率也相近,因此吸收谱与发射谱呈镜象对称关系。
在发射谱中大强度的位置称为lmax,它是荧光光谱的一个重要参数,对环境的极性和荧光团的运动很敏感。